钣金加工常用材料主要分为钢材、铝材、铜材及特殊合金四大类,不同材料因性能差异适配不同应用场景。
1. 钢材类:性价比高,适配结构件与承重场景
钢材是钣金加工中应用最广的材料,特点是强度高、成本低,主要包括以下几种:
冷轧板(SPCC):表面平整、精度高,适合需后续喷漆、电镀的结构件,如设备外壳、支架。
热轧板(SHCC):强度高但表面粗糙,多用于对外观要求低的承重件,如大型设备底座。
镀锌板(SECC/SGCC):自带镀锌层,防锈能力强,无需额外表面处理,常用于家电外壳、电气控制柜。
不锈钢(304/316):耐腐蚀、抗氧化,304 适合食品、医疗设备,316 耐腐蚀性更强,可用于化工、海洋环境设备。
2. 铝材类:轻量化首选,适配高精度与外观件
铝材密度低(约为钢的 1/3),且易加工、表面处理效果好,主要包括:
6061 铝合金:强度中等,可通过热处理强化,适合结构件与精密零件,如无人机机架、设备面板。
5052 铝合金:塑性好、抗腐蚀,适合折弯成型的零件,如油箱、装饰件。
1060 纯铝:纯度高、导电性好,但强度低,多用于散热片、装饰性零件。
3. 铜材类:导电导热优,适配电气与散热场景
铜材的导电、导热性能极佳,但成本较高,主要包括:
紫铜(T2):纯度高,导电性最好,常用于电气触点、母线排、散热片。
黄铜(H62):含锌量约 38%,强度高于紫铜,且易加工,适合连接器、端子、装饰件。
铍铜:弹性与导电性兼备,可承受高频冲击,多用于精密弹簧、开关触点。
4. 特殊合金类:适配极端环境需求
这类材料性能特殊,仅在特定场景使用,如:
钛合金:强度高、耐高低温、耐腐蚀,用于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等高端领域,但成本高、加工难度大。
镁合金:比铝材更轻,抗震性好,适合笔记本电脑、手机等对重量敏感的便携设备外壳。